当前位置:聚焦>正文

碳价有史以来“最贵”的一周:快速站上70元/吨之后,还会继续走高吗

发布时间:2023-08-21 16:56:22来源:华夏时报

近期全国碳排放交易行情(网页截图)

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刚刚度过两周年“生日”全国碳市场,迎来了前24个月中少见的量价齐涨。


(相关资料图)

据上海环境(601200)能源交易所公开信息,8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收盘价72.8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92%。过去一周的5个交易日中,碳价有4天稳稳站在70元/吨以上,并突破了历史新高,最高达到73元/吨。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开市时,初始碳价为48元/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交易价格始终较为平稳,直到2023年6月底才成功站上了60元/吨。但在最近的一个半月里,碳价上涨势头明显,8月10日突破了70元/吨,并在最近一周内稳稳站住,继续上升势头。

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碳市场主任刘洪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国碳市场每日成交数据市场来看,8月17日、18日的整体交易量都在百万吨以上,说明市场确实有需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大家看到的价格都是挂牌价,而作为目前碳市场主要交易方式的大宗交易价格仍然是无法知晓的。

市场“开动”,量价齐涨

根据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重点排放单位在获得配额后可通过碳市场对配额进行买卖,但需在履约截止日期前提交不少于自身排放量的配额用于履约。从目前的两次履约安排来看,碳配额每两年发放一次,履约周期也是两年一度。

对于近期碳价陡升的原因,刘洪铭解释,2023年本身是履约年,通过长期的碳交易模拟培训和2021履约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履约期临近,价格上涨和交易量上升是趋势。

生态环境部3月下发了《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明确第二履约期的配额分配。从整体来看,这一分配呈现紧缩趋势,多个机组的配额分配基准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此外,生态环境部还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保2023年11月15日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一定程度上说,最近碳交易市场的活跃也反映了企业正在积极准备履约。

不过在上一个履约期里,碳价并没有出现过这样大的波动。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企业2162家,共有847家重点排放单位存在配额缺口,缺口总量约为1.88亿吨,每日收盘价在40元—60元/吨之间波动,价格总体稳中有升。相比之前,当前的碳价却出现了少见的直线上升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个月内,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多个涉及碳交易的重要文件,其中一个是7月17日的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重点排放单位持有的2019—2020年度配额、2021年度配额和2022年度配额均可用于2021年度、2022年度清缴履约,也可用于交易,以及对全部排放设施关停或淘汰后不再存续的重点排放单位不予发放配额、不参与全国碳市场履约。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配额可转结增加了部分企业的惜售心理。

另外一个则是8月17日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布的《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账户开立的通知》。由于企业可以通过购买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抵销比例不超过对应年度应清缴配额量的5%,因此已经暂停6年的CCER市场重启进度也对碳交易的预期产生影响。

“这几个文件让重点排放单位更清楚了今年年底履约时各自的配额情况,给了市场更明确的预期,这也可能是市场开始行动的原因。”刘洪铭说。

站上70元/吨,碳价还会更贵吗?

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碳配额价格一直较低。当前,美国加州等地区碳市场价格在30美元/吨上下,欧洲碳交易市场价格甚至已经高达70欧元—80欧元/吨,但中国碳价在上涨后也只有10美元/吨左右。从这个角度上说,碳价的上涨是否符合了中国碳市场设计的初衷,是否证明碳价已经进入合理的、可持续上涨的轨道?

“我们今年7月份发布的碳价调查报告显示的预期是到2025年,预期碳价升至87元/吨,在2030年之前将达到130元/吨。从全国碳市场每日成交数据市场来看,现在的市场价格是真实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刘洪铭指出,根据美国环保协会开展的中国碳市场现状的看法和对未来预期的调查,全国碳市场的碳价将会稳步上涨,至2030年碳价对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将会显著增加。

“我不认为当前碳价的上涨需要特别警惕。”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记者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仍然只有电力板块,当前的上涨属于短期上涨,不知道能持续多久,并且整体来说单价还是比较低的。在政府没有进一步推动的情况下,碳价要保持可持续的上涨仍然较难。因此,他希望全国碳市场进一步开放,纳入更多的板块。“只有碳价涨了以后,我们才能真正知道碳排放的成本到底有多高,才能倒逼碳排放下降。目前的价格还是很宽松的,企业的成本也在能承受的范围内。”林伯强说。

记者注意到,相关部门正在加速推进全国碳市场扩围工作。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召开“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相关工作会议,随后的6月还召开了石化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近期还组织了多场全国碳市场扩围关键技术学术沙龙。

分享到

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事务

Copyright © 2014-2017 www.gpy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2014-2020 股票月刊

联系邮箱:315 541 185@qq.com